东西问丨赵逵夫:乞巧节在“汉文化圈”国家和地区影响有何异同?
中新社兰州8月21日电 题:乞巧节在“汉文化圈”国家和地区影响有何异同?
——专访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甘肃省先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逵夫
作者 闫姣
农历七月初七的乞巧节,又称七夕节、女儿节,自先秦流传至今,在中国各地衍变出不同的过节习俗和文化内涵,在“汉文化圈”国家亦广泛流传。
乞巧节和“中国情人节”七夕节、西方情人节之间有何联系?如何延伸出百花齐放的节俗形式?如何影响“汉文化圈”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甘肃省先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逵夫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进行解读。
中新社记者:乞巧节发源于何时何地,人们如何欢度这个节日?它和“中国情人节”七夕节、西方情人节有何联系?
赵逵夫:乞巧节是秦人西迁至西汉水上游后,为纪念先祖女修(即织女的最早原型)而兴起的一项社会活动。秦人将天上像河流的星带命名为“汉”,即银河,将天汉西侧最亮的星命名为“织女星”,以祭祀女修。位于陇东地区的周人,将天汉东侧一颗星取名为牵牛星,以纪念发明了牛耕的先祖叔均。地缘相近的周秦文化交融,孕育了“牛郎织女”传说,逐渐形成七夕节俗,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后来也有“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牛郎织女传说是上古历史图影,体现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男耕女织的特点。女性向织女星祈求智慧与才能,延伸出“女性专属”的乞巧活动。
乞巧风俗流传至今,在中国各地呈现不同风貌。在西汉水上游的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一带,至今有秦人后裔继承祖先遗留的乞巧风俗,一般从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有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等仪式活动,要欢度七天八夜。这也是姑娘们的“狂欢节”,以祈求“巧娘娘”赐予聪慧灵巧、婚配如愿、生活幸福美满。在中国南方,乞巧节俗亦丰富多彩,江苏有七夕“香桥会”,由鹊桥传说衍化而来;浙江农村,民众用脸盆接露水,相传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各地还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游七姐水、晒书晒衣、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牛郎、拜七娘妈等节俗。
中国传统七夕节与西方情人节的内涵、习俗并无关系。在古代,庆祝七夕很普遍,但与情侣约会无关,只是祈福许愿、乞求巧艺的节日。后来,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被赋予到七夕节,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而情人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与七夕节的渊源、时间、方式、参与者都不相同。
中新社记者:乞巧节有哪些衍化和延伸,又如何影响其他国家?
赵逵夫:随着秦人东迁,乞巧文化一路传播到今天的西安。据文献记载,汉朝宫廷中已有乞巧节俗。随着东汉王朝迁都洛阳,七夕风俗较集中地传到中原一带。经大量人口流动和长期经济文化交流,中国各地都有了七夕节俗,乞巧活动也传向全国。
乞巧节在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都有分流节俗,也影响了东亚的日本、朝鲜、韩国以及东南亚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牛郎织女故事在从中国传播到亚洲其他国家时,融入了当地风格,牛郎织女也有可能“在椰子树下谈恋爱”。
比如,在日本牛郎织女故事中的竹子、木屐、草鞋等均带有本民族特征;朝鲜版本中,牛郎织女变成了王子和公主;韩国的故事透露着“孝”文化的传统观念;菲律宾版本流淌着东西方交融的风情;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相关传说与当地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图腾崇拜密切相关……
日本最早的一部和歌集《万叶集》中,从第八卷到第二十卷共收录了130多首七夕和歌,大多跟牛郎织女有关,很多习俗也随着当时典籍传入而传入。韩国文学家崔南善在《朝鲜常识》中记载,七夕原是中国习俗,后传到朝鲜,恭愍王和王后一起祭拜牵牛和织女星。朝鲜半岛的李朝时期,妇女们乞巧主要有投针验巧、斗巧、晒衣活动,文人则在七夕饮酒赋诗。越南有关咏诵牛女的诗句,如《黎朝名人集》中就有《牛郎辞织女诗》《织女忆牛郎》《咏乞巧》等唱和之作,反映出这一中国传说在越南影响之广。
中新社记者:乞巧节在古代女性成长过程中担任何种“角色”?古人的婚恋观对当下有何借鉴意义?
赵逵夫:乞巧节在古代女性成长过程中意义重大。在古代社会,家境殷实的家庭会让孩子上书画、女红等各种“辅导班”,但普通人家的女孩很少有学习机会。而乞巧节期间,无论贫贱富贵,女孩们可以切磋提高纺织、刺绣、缝补、茶饭等方面的能力,给广大女性一个学习实践、交流观摩的平等平台。所以乞巧节也被称作“女儿节”。
乞巧节还传递出古人打破门第观念、对感情忠贞不渝的婚恋观。在牛郎织女的传说中,织女是仙女,牛郎是农民,织女看中了牛郎勤劳善良、勇敢真诚的品质,便愿意嫁给他,完全打破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体现出追求婚姻自由的观念,深受底层民众欢迎。
乞巧文化表现出来的历史进步性,在东西文化交流中也起到很大作用。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举办了多届乞巧文化论坛,邀请中亚、西亚各国人士参加,他们也表达了对乞巧文化的浓厚兴趣。
中新社记者:如何深耕乞巧品牌,挖掘、传递更多文化内涵?
赵逵夫:乞巧是集崇拜信仰、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西和县一年一度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持续时间长、参与人数多,堪称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因乞巧节历史传承的广泛性、独特性和珍贵性,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和县也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如今,女性“乞巧”的愿望不再限于“柴米油盐”。随着现代化发展,现在女科学家、女作家及女管理人员撑起半边天,她们的愿望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过去“巧娘娘”教会女子针线与茶饭,如今“巧娘娘”鼓励女子与时代接轨。
“独立、自强、自信”的“巧娘娘”精神,成为“乞巧文化”的一种延伸和演绎。在陇南,有不少女子深受影响,化身“巧嫂”“巧妹”“巧女”,涌入田间地头、扶贫车间、电商直播间,树立积极生活的榜样,传递“巧”的文化内涵。(完)
受访者简介:
赵逵夫,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先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诗经学会、中国屈原学会和《文学遗产》顾问。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史》等刊物发表论文400余篇。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教学名师。主编及参与编撰《西和乞巧歌》《“牛郎织女”传说研究》《中国女儿节西和乞巧文化》《七夕节的历史与七夕文化的乞巧内容》《主流与分流——“牛郎织女”传说和七夕节俗的传播与分化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