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战争已没有硝烟
文.王绍培
就在几年前,贸易战还是别人的游戏。我们不时地从各种媒体得知美国又在制裁日本诸如此类的消息。从那时起我们就明白,玩贸易战是需要资格的。
随着中国日益成为贸易大国(贸易总额已居世界第九位),随着中国加入WT0(有消息称中国将在今年的11月加入这个组织),贸易战与我们无关的历史,看来已经结束了。
去年,中国跟韩国打了一场基本上是静悄悄的贸易战。韩国对来自中国山东的大蒜课以重税,中国被迫宣布停止进口韩国的手机和聚乙烯。战事经过了200天,终于以韩方宣布停止大蒜徵税而告结束。
相对来说,这次中日之间的贸易战更加引人注目。这恐怕不完全是战事的规模超过了大蒜战,更是因为对手的特殊。中日之间有更复杂的爱恨情仇,任何摩擦都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历史回忆和民族想象,纯粹意义上的贸易战也许根本上就是不存在的。
许多分析家认为,今年4月,日本决定对中国部分农产品如大葱等实行紧急进口限制,是出于国内选战的需要。为了保证自民党在农村的票源不至流失,他们希望通过限制中国农产品之类的措施向本国农民示好。对日本这样的政治类型来讲,国内不同的利益团体和压力团体的政治诉求,确实是促成国外贸易战的重要因素,也是在国际政治上可打的一张牌。但是,从日本这次象徵性的贸易战的发动,我们能够读出一些其他的消息。
日本政治的小器从他们的这一举动中表现了出来。首先,尽管日本围棋的水平颇为不俗,尽管日本的政治人物中不乏围棋高手,但是,他们的从属于选战的政治是没有大局观的。限制农产品进口显然是急功近利的策略,他们对采取这一策略可能引发的后果估计不足(当然,也不排除他们有更深沉的考虑,他们要让事实来说服那些农民,这叫借力打力吧)。其次,他们从一开始就抱着一种斤斤计较、讨价还价的心态。他们宁愿更多地看着中国政府的眼神,而不愿意更多地运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宁愿按照中国政府的眼神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商人式的精于算计的政治伎俩颇为狡诈、狠毒,是一种典型的把最后一点好处都要轧乾的想法,但终归还是太小器了。第三,日本已经失去了自信,尤其是经济上的自信已经难得一见了,这样,要求他们的策略还能大度,似乎是强人所难。
如果不是中国政府终于出手,宣布对日本的小汽车、无线电话和空气调节器加徵特别关税,我们有理由相信,日本政府和企业的「正确的声音」仍然将会迟迟听不到。当贸易战成为事实而不仅仅是一种可能的时候,他们开始讲述日本「贸易立国」的基本原理,限制进口的政策具有明显的�;ぶ饕迳�,与「贸易立国」的原则相互背离。问题是,这种经济上的原教旨主义是不是可以永远不变,恐怕是很难说的。在日本国势如日中天的时候,基于经济的实力和自信,自由贸易是最好不过的口号。但是,当国势日薄西山,当经济萧条的势头持续下去,�;ぶ饕宓暮羯茏匀坏鼐突嵘跸旧�。就算日本是一个有自由贸易传统的国家,他们对来自自己身体内部脆弱部分的感受也无法不做出回应。从他们的政治人物向农民示好的举动,我们不难看见日本人心态的虽然微妙但是并非不明显的转变。
日本国势的沉浮与中国国势的涨落有着相当关联。中国积极谋求加入WT0,中国在贸易战上的后发制人,在显示中国民族自信心的高涨,这当然与中国经济「风景这边独好」关系极大。日本人已经很清楚地看到,中国不仅仅是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上具有竞争优势,在制造业上也开始显示出强劲的上升势头。这种实力与趋势的变化,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贸易战不会轻易结束,更不会从此没有,不仅跟日本如此,跟其他的贸易伙伴也是如此。
很多人喜欢谈国际贸易的双赢,然而,双赢的理想主义即使不会让位于独赢的现实主义,至少也要以争取独赢为基础,始才可以谈其他。在这个意义上说,贸易战的发生是不可以避免的,虽然它未必采取激烈的形式。贸易战是一场没有前方与后方之分、已经开始并将很难终结、虽然看不见但无时不在进行的战争。贸易战没有硝烟,也不像有硝烟的战争那样造成及时的痛苦,但是它的后果并没有因此降低--如果不是更为严重的话。
摘自《深圳周刊》2001年第2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