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中国电影已经很危险了么?至少从目前内地电影市场欣欣向荣的情况来看,这未免有点杞人忧天。商业电影之路越走越远,上市公司为主的市场化运作日益成熟,新兴导演们在国际上频频获奖……每年400多部电影的产出,使很多人认为这一行业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实力的创意型文化产业。尽管有人依然在嚷着电影需要多元化发展,呼吁大家给文艺片更多的关注,但这种声音在很多人看来,不过是文艺片导演为自己争取利益的一种手段而已。
但是,来自台湾的导演们却给了我们一个很不同的答案。在他们看来,中国电影现在的问题很严重。因为市场本身需要人的支撑,而诸多年轻导演的培养,内地与当年的台湾一样,都面临着手段单一的窘境。台湾的年轻导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拍摄文艺片,导致他们对商业大片的操作无比陌生;而内地过分商业化的电影市场,同样压制了后进导演们的生存空间。幸好,现在内地的市场远未成熟,以台湾电影三十年曲折发展的经历为鉴,真正做到文艺片和商业片齐头并进多元发展,我们还有很大的改进可能。
“艺术化过剩”导致台湾电影的没落
如今提到台湾电影,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文艺化的圈子。台湾电影之所以如此,不能不提的一个人是琼瑶。正是因为琼瑶剧在上世纪70年代在宝岛的风行,使得台湾电影开始“软化”。但在1982年以《光阴的故事》为代表的新浪潮电影跃上银幕之后,我们依然发现,由琼瑶而始、在李行的乡土电影中被异化的这种文艺气息并没有消亡,反而变得越发浓厚。而同样在这一时段,由于《一个问题学生》之类的电影走红,使得学生题材电影被捧到顶峰,也直接导致了小成本电影的风行和普及。所以,如果说追根溯源的话,台湾电影如今沦为这种“无娱乐,无商业,艺术为尊,小成本至上”的境地,其“罪魁祸首”一是琼瑶,另一个就是学生电影。
当然,台湾电影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还有一个问题不能不谈,就是新浪潮之后台湾导演们的“异化”。我们不能否认台湾导演中出现了多位艺术大师,但也正是因为大师对于“艺术”的追求,才导致诸多的追随者开始偏爱影片的获奖,进而导致对观众基本娱乐需求的忽略。侯孝贤就承认,在他和杨德昌等人成名之后,太多艺术学校的学生都持有这样的观念:拍艺术电影才算是电影,而迎合观众去拍摄一些东西,绝对就是垃圾。这样的结果,就是一味讨好观众的朱延平被当作异类,而各种实验性文艺片蜂拥至影院,直接导致了观众们的乏味。更深的恶果,就是现在的导演们,虽然有心想迎合观众来拍摄一些电影,但却悲哀地发现,不论如何去结构故事,其骨子里的那种文艺腔已经无法去掉了。
内地电影要多元化,要当心导演断档
内地观众接触到台湾电影,大多是在1983年的《龙的传人》。但是,我们对台湾的电影记忆,也只能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了。实际上大陆现在的导演们面临着90年代的台湾电影相同的困境:成名导演,投资商趋之若鹜,而一大批新导演却无人问津。
好在,大陆的电影人已经有所警觉,最近几年CCTV6每年都会拨出巨资扶持新导演拍摄电视电影,其他一些影人前辈所建立的基金会等也帮扶了一批新导演,这使得大陆新一代导演们依然有挑起大梁的可能。只是,我们依然担忧另一种问题的出现:台湾导演们只能用小成本电影练手,但这种文艺片拍摄时间长了,使得他们对商业电影已经有些陌生。大陆呢?目前为止,除了宁浩之外,我们只见到了一个陆川勉强算是从文艺片转型成功,包括贾樟柯、王小帅在内的一大批第六代导演旗手们,依然坚守在文艺片的体系之内。
王小帅的呼吁当然有他的道理,因为就现在来看,中国电影产业的主流已经演变成上市公司。民营公司华谊已经在创业板登陆,同为民营的橙天在收购嘉禾公司后也已经在香港借壳上市,而诸如中影、上影之类的国有电影集团,同样在紧锣密鼓地筹划着从股市圈钱。
对于为数众多的中国导演而言,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因为上市公司的业绩需求,使得他们不可能拿出赢利的资金供新导演们进行尝试,基于同样的理由,拥有无数梦想的新导演,也只能根据公司的要求来拍摄一批批就当前来看“很赚钱”的电影。这是商业基础下的电影不可避免的一个世界性的悲哀。在好莱坞,像斯皮尔博格这样有才华的导演,也只能在成名多年之后才将自己童年梦想中的故事搬上银幕,而像乔治·卢卡斯那样,一出手就是《星球大战》这样的巨制,在现在看来已经基本没有可能。
在谈到台湾电影的悲哀之路时,戴立忍说很多导演拍文艺片拍久了,已经不会拍特别商业的电影。在谈到香港电影的没落时,很多导演都在哀叹,是上世纪末的同质化的粗制滥造让很多导演丧失了想象力。现在看起来,内地导演既面临着台湾导演的问题,也面临着香港导演的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期待着冒出新的冯小刚很困难,而在市场化的背景下,冒出一个新的贾樟柯同样也很困难。
记者郑照魁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