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接到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胡沟村五十三户村民的联名反映称,从2006年3月到2007年3月,甘肃省扶贫办和麦积区扶贫办下批扶贫项目款114万元,其中扶贫办支付了国家专项款50万元,信贷款40万元,自筹24万元,项目当中清晰的说明给村上买牛220头、种草330亩、新建设牛棚40座,扶贫户150户,培训农民500人(次),人畜饮水工程一处。然而,这项已被相关部门认定验收合格的项目到现在为止,村民连一根牛毛也没见到,培训的事情更没有听说过,见到的只有三座未曾使用的牛棚、20亩苜蓿饲料地。
调查:
三座牛棚里只有一头牲口
根据投诉,7月9日记者来到了该村实地调查,在村民的带领下,对情况进行了解,村里的确建了一个饮水工程;在采访的农户家中有很多家庭圈养了牛,但大家都说是自己花钱买的,与政府没有关系;找遍了整个村庄,终于在村支书家附近找到了一个牛棚,里面只有杂物。往下走了100余米,记者又发现了一座牛棚,但顶部的塑料膜已经破烂不堪,里面堆放了一堆柴草、一辆架子车,还有一头猪,除此之外,再也没见到其他东西。与之临近的惟一一户村民称,他家没有养牛,也没见过牛棚里有牛,自从建设好这座牛棚,就一直这样闲置着。记者在马路边见到第三座牛棚后,此外就再没看到别的牛棚。
区扶贫办:
牛和牛棚验收合格
麦积区扶贫办奚姓办公室人员介绍,该项目是2006年立项,按照国家要求年底必须完成;所有的项目采取的是先建设后报账的方式;该项目已经通过了验收,验收合格后将50万元资金全部划拨到镇政府。值得一提的是,220头牛和牛棚全都是验收合格的。
在办公室人员提供的《天水市麦积区2006年第一批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计划》中,记者见到针对该项目的麦扶颁发(2005)6号、天麦水发(2005)101号文件的记录上明确写着:增收项目29万元:1、养牛22万元,牛舍4万元,2、种草1万元,3、种养业贷款贴息2万元;科技扶贫项目4万元。项目的验收一般是省级单位抽查验收,但所有的项目市级和区级必须全部现场验收。
正在出差的麦积区扶贫办富主任通过电话告诉记者,我们采取了张榜公布的方式向村民征集买牛意见。然后由区财政、审计、纪检、扶贫等四部门组成联合验收组,见到基础建设部分和村民签字的花名册后,将款项全部划拨给镇政府,责成镇政府督察农民买牛,这样就完成了验收。至于究竟买没买牛,只能去问镇政府了。
镇政府:
资金都在镇政府的账上
据甘泉镇政府的缑书记和刘镇长介绍,扶贫项目中的款项已经全部到位,考虑到整村搬迁的情况,现在先建设了一部分牛棚,至于220头牛的问题,根据村民的意见,等搬迁后每家补助1000元钱,但由于搬迁意见不统一,估计到2008年会有结果。缑书记和刘镇长还介绍,在公开、公正的基础上,村上对牛棚建设进行了招商投标,最终以440元每平方米的价格承包给建设商,总投资12万三千多元。220头牛的定位资金是22万元,现在已经用了30多万。验收合格后资金在镇政府的账面上。而这里的农民告诉记者,他们从来没签过字,更没见过补助的1000元钱。项目中的220头牛没见到一头牛,农民们无法接受。
省扶贫办:
组织人员展开调查
昨日,记者就此事采访了甘肃省扶贫办。省扶贫办杨凯学副主任告诉记者,如果胡沟村的扶贫项目准备通过向每户农户补助1000元扶贫款代替养牛,必须向市一级扶贫办申请变更项目,否则程序上可能存在违规;如果该项目通过了验收,项目本身又严重不到位,那么在验收程序上、验收质量上将受到质疑。为此,省扶贫办将展开进一步调查,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记者 刘东亮 马国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