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政府试图把日本变成“亚洲的英国”。过去五年间,华盛顿如愿以偿。但美日联盟的加强导致了东北亚国家疏远日本,假如没有美国的鼓动,日本谋求正常国家地位的工作根本不可能向前推进。中国经济越发展,日本就越强烈地渴望拿美国当后盾。日本对华关系一波三折的根源在于它自古以来不能容忍与中国或其它亚洲国家平起平坐。
日本社会没有信心
日本对中国充满疑心的背后原因是日本社会对自己没有信心。始于1991年的长期经济下滑不仅阻碍了经济增长也导致了急转直下的通货紧缩,而通货紧缩带来严重的精神伤害。如今的年轻人是二战结束后第一代不再相信明天会更好的日本人。日本的社会批评人士不约而同地指出了年轻人专注于自我的倾向,他们认为这一代人特立独行、不关心社会。
日本新闻媒体和政治阶层最早流露出对中国经济威胁的担忧是在2001年,当时,中年人自杀事件骤增,日本人开始谈论20世纪90年代是“失去的十年”。日本着手实施从管制到竞争的痛苦转变,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影响。以大多数人意见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成为过去。因此,沸沸扬扬的中国经济威胁论其实是日本尽管有些羞于启齿但终于承认了它的相对衰落。
小泉在政治混乱中上台也是在2001年。按照传统的党派政治规则,小泉根本不可能当上首相。他受益于民众渴望拥有明确无畏的前进方向,受益于人们普遍对政界的笨手笨脚感到愤慨。
去年,小泉解散了国会,于9月举行大选,他的自民党以巨大优势获胜。在这次竞选中,小泉需要与之斗争的是党内那些反对改革的人,这些人长期主宰着日本政治。小泉把他们基本上肃清出去,解除了保守派的职务,其中恰恰大多是对华问题上的温和人士。
“重新激活”历史
正是在小泉执政时期,日本同中国的外交关系急剧恶化。争议最大的问题是小泉坚持每年参拜靖国神社,那里供奉着250万战争亡灵,包括14名被同盟国列为甲级战犯者的灵位。为此,北京取消了中日之间的首脑访问。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