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3日电 据广州日报报道,91%的人认为今后3年企业不具备足够的人才储备。而据相关人力资源网站的另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企业高层管理者中,有90%的管理者认为自己的企业缺乏人才储备。
企业缺乏人才储备面临挑战
据东莞一家规模较大的制鞋企业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公司的各种资源被利用到了极限,市场营销、产品开发、财务管理等各个部门的人力资源都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管理层明显感到在用人上捉襟见肘,顾此失彼,公司发展后劲不足,发展速度趋于下降。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企业往往缺乏战略性人才储备,以致人才不能满足企业扩张的需要,人力资源与公司发展脱节,这种症状是处于高速成长阶段的企业的常见病。企业发展壮大需要不断引进新思想、新方法,补充发展后劲,如果没有一定的后备力量,没有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企业将很难面对挑战。
就人才本身而言,刚被招进企业后也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适应,了解企业基本情况以及企业文化,熟悉生产运作流程,了解职权范围之后才能走上管理岗位。企业对人才的培训、考察,做到人尽其才也往往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在储备人才的过程中能使企业更全面地了解人才。那种招聘后立即委以重任的做法存在很大的用人风险。
储备干部常感怀才不遇?
记者在一些招聘会上发现,招聘储备人才的企业正逐渐多起来,而且,企业对学历和经验也没有特别苛刻的要求,应届毕业生成了主要的招聘对象,但大多声明要能吃苦耐劳,学生干部优先。此外,招聘对象还包括职业道德好、有工作经验的人才和在企业内部择优进行培养的员工。
广州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陈汝晋表示,人才储备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消费形式已经逐渐被企业所认可,但建立人才储备库,有计划实施人才储备的企业并不多,因为这毕竟对企业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比如,企业管理人员流失后,直接从普通员工中选择优秀的提拔为管理人员,这些人虽然技术水平较高,但缺乏管理方面的“实战”技巧,这部分人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更没有管理理论来引导他们的实际工作,所以难以服众。另外,一些储备干部因在企业中的身份、地位不明确,工资待遇难保障,使得他们产生了逆反心理,当他们感到“怀才不遇”时,便会一走了之。
储备干部是廉价劳动力?
据了解,储备干部常常被要求从内勤人员、售货员、普通工人、业务员等基层职位做起,这就导致社会上普遍认为企业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管理岗位,很多储备干部储备了几年还是在原来的岗位,干原来的活,企业根本是把他们当作成本低廉的劳动力来使用。
的确,有些企业是拿储备干部当幌子,以此来骗取廉价劳动力。但也有不少企业是真正想培养人才,将来可以让其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为企业获取更大的效益。为此,企业已经做好了优中选优的打算,这就意味着,并非每个储备干部都能如愿成为正式的干部,只能说比其他人更有成为管理者的可能。
曾经是一名储备干部,现已是一家装饰公司人事部经理的小甘说对此感触很深。他认为,储备干部要真正成长为管理者,必须要有良好的心态并扎扎实实地干实事。老板如果有意栽培你,不会一开始就给你很高的职位,一般都是让你从基层做起,经过锻炼逐步提拔的,很多人就是经受不住考验而被淘汰的。(李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