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六日,英国优秀华裔青少年夏令营拜谒黄帝陵。图为出生于台湾的吴沛珊在仔细端详蒋介石题写的“黄帝陵”碑。 中新社发 冽玮 摄
七月六日,英国优秀华裔青少年夏令营拜谒黄帝陵。图为营员们在轩辕庙前。 中新社发 冽玮 摄
|
七月六日,英国优秀华裔青少年夏令营拜谒黄帝陵。图为出生于台湾的吴沛珊在仔细端详蒋介石题写的“黄帝陵”碑。 中新社发 冽玮 摄
七月六日,英国优秀华裔青少年夏令营拜谒黄帝陵。图为营员们在轩辕庙前。 中新社发 冽玮 摄
|
中新社西安七月六日电 题:华夏“第一陵” 血脉总相连
——英国优秀华裔青少年夏令营拜谒黄帝陵素描
中新社记者 冽玮
盛夏,站在黄帝陵前的公路上,遥望满山遍野的翠柏,郁郁苍苍,十八岁的伍骝皓很兴奋,原来位于中国腹地的华夏圣地是如此的美丽。桥山之巅、翠柏森森,沮水之畔、流水泱泱,祭殿之上,肃静庄严。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生于山东寿丘,葬于陕西桥山。千百年来,黄帝陵一直是无数炎黄子孙心中的圣地。
导游缓缓介绍起黄帝的故事,营员们都沉浸在对先人的崇敬和怀念之中。由于大多数人中文的听力较差,他们一致推举喜欢中国历史的赵昱凡,用英国孩子所熟悉的语言风格,从头再讲解一遍。
在黄帝手植柏旁、轩辕庙里,这个爱笑的阳光男孩,成了此间一道特殊的风景线。惹得游客们纷纷追着营员问,你们是中国人吗?为什么英文说得这么漂亮?!
据了解,海内外华人有规模地谒拜黄帝陵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数与年俱增。人群中有白发老者,也有幼齿稚童。海内外华人整修黄帝陵的殷切之情,漫染桥山,十几年来,海内外各界捐资达一亿多元人民币。始祖“圣地”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呈现出“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恢弘气势。
穿着吊带衫的吴沛珊,青春靓丽,她出生于台湾,五岁跟随父母移民英国。现在就读于伦敦大学英皇学院,攻读医科。她说她每年都会回台湾一次,一方面陪伴亲人,一方面进修中文来充实自己,她的外公还教会她写毛笔字。
她认为,以前的中国历史是课本上的、是别人说的,而今却是自己亲身感受、亲眼看到的!霸雌矫娴亩,现在变成立体的了”。通过这次活动,她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包容性。当在轩辕庙内看到孙中山、蒋中正、毛泽东及邓小平等国共领导人在这里的题词,被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一起时,她马上跑上去,仔细端详起来。
十九岁的张艺献,是在英国长大的马来西亚华侨,他特别热爱中文,他希望以后能到中国来实习和应用他所学到的知识。而漂亮的任梦婕出生于英国,几乎不会说中文,却爱穿印着鲜艳的小玫瑰花中国式肚兜装,时尚而张扬,她不时请张艺献替她当翻译,问这问那。也成为人们眼中的“风景”。当被问及此次西安行的感受时,两人异口同声地微笑着说:“很累,但很开心”。
在传说中的黄帝脚印石前,当听到导游介绍,根据脚印黄帝可能有三米高,身材高大的孙迪不禁大叫,NO,NO。出生于北京的杨舒若有所思地说,这次在陕西,看了很多文物,如果这些文物会说话,它们就是一部中国的历史书啊。
在高大的黄帝陵祭祀大殿前,所有的营员展开鲜艳的营旗合影留念,面对众多闪烁的镜头,他们骄傲地打出了各种酷酷的手势,笑得无比灿烂。(完)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