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的众多中餐馆的付薪方式正发生重大变革,越来越多的餐馆开始以时薪制取代沿用已久的月薪制。看来只是薪水计算方式的简单转变,事实上却关乎中餐馆的生存发展。
与此同时,持续居高不下的物价也让很多在美经营餐馆的华裔叫苦不迭,担忧“如何撑得下去”。
前所未闻的餐馆“好”工作
最近从中国来的新移民唐先生,在法拉盛(纽约市的一个中国城)一家中餐馆找到一份打杂的工作,这是他来美后的第一份工作,薪水为每小时8.5美元,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且必须报税。
唐先生感觉薪水虽不高,但工作相对轻松,而且自己年龄大了,不适合高强度的劳作,就接受了这份工作。认识唐先生的一些在当地餐馆打工多年的“老餐馆”们,都觉得唐先生领薪的方式“前所未闻”:怎么每天只用工作8小时而不是12小时?每周工作5天而不是6天?餐馆杂工薪水还要报税?不会是在麦当劳吧?“老餐馆”们感觉有些新鲜。
事实上,“老餐馆”们的观念已经有些“落伍”了,法拉盛的中餐馆正在悄悄发生变化,许多餐馆开始采用时薪制,且越来越多的餐馆开始要求员工在美有工作身份。这种变化与纽约劳工局对中餐馆加强监查紧密相关;另外,中餐馆对自身发展的反思也起着推动作用。
对于餐馆而言,支付时薪比支付月薪的成本高许多,因为中餐馆为维持正常运转,每天要开店12小时以上,若以规范的时薪制运作,就必须要求工人加班或另雇一人。但在纽约劳工局的严查中,不少餐饮业者也开始认识到,用压低工人薪水的方式并不能换来餐馆的良性发展,而选择走规范化的道路,用短期的“阵痛”,反而有望换来行业内的有序竞争,终结恶性竞争的局面。
法拉盛“王子阁”酒楼的经理查理斯认为,中餐馆的压价竞争,好比自相残杀,前途堪忧。目前一些中餐馆开始实行时薪制,是中餐馆走向正规化的象征,也是中餐馆做大做强的必要条件。
物价上涨 血汗钱也挣不到了
纽约的中餐馆要承担陡然上升的“人力成本”,而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中餐馆成本的增加主要来自居高不下的物价水平。
据美国《世界日报》近日报道,持续高涨的物价冲击着美国加州南部中餐馆业,华资快餐馆老板叫苦不迭,担忧“如何撑得下去”。
从去年夏季开始的通货膨胀,使越来越多的美国“外食族”转向物美价廉的大排档,物价上涨也抑制着店家的利润。加州阿罕布拉市的美林豆浆,是当地十多年的“老字号”。老板娘张太太说:“生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难做!彼,南加州的物价从去年夏季开始“大翻升”。去年五六月份前,50磅的面粉13美元一袋(约2元人民币/斤),现在已涨到25美元;5加仑的食用油从原来的12美元(约4.6元人民币/升)涨到25美元,鸡蛋价格也是成倍涨。以前300美元可以买到30袋面粉,现在500多美元只能买到25袋。
就连门面的月租金也从10年前的3000美元涨到现在的4800美元,“我们的包子、馒头、煎饼、油条等等,每天至少要用面粉200磅,你说不涨价怎么办?”去年80美分一个的肉包子,现在已涨到1.1美元,原来75美分一碗的豆浆,也涨到1.2美元。
陈太太说,面点涨价的幅度还只是物价通涨的幅度,“自己根本不敢赚钱!
为维持生意,很多小吃店和快餐馆不得不裁员,一些小吃店裁员超过1/4。一些小本经营的小吃店从5人缩减到两三人,老板娘清晨5点起床,事事亲力亲为。
快餐每份4.02美元三菜一汤,每份2.54美元一菜一汤的低价竞争,让不少快餐店门庭若市,但老板们却有苦难言。
“基本原料支出,从占售价的33%飙升到现在的38%。”在加州蒙特利公园市和阿罕布拉市拥有两家分店的“小美小吃世界”老板约翰说,今年1月开始的最低薪资规定,使劳工的成本从食物售价的34%涨到38%,“原有5%的利润全部填了飙涨的物价和工资!痹己菜,他去年曾尝试调高食品价格,三菜一汤调为4.75美元,没想到“生意马上下滑15%”。
迫于无奈,约翰不得不打出“重回十年前价格”的广告,三菜一汤不惜血本降回3.5美元,这才力挽狂澜,招徕大批客源。
不少华资快餐业者表示,与其他族裔相比,他们的涨价幅度已压到最低,为的是不流失客人。为此除了谨慎提价和削减员工,一些华资快餐店和大排挡也不得不使用最原始的“人海战术”——保持低价、以量取胜。(刘真、杨青)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