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4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4日发表社论呼吁,面对此起彼落的批马风潮,马英九除了自省修正外,可以持更多些平常心,绝不能因怕挨骂而放缓施政或改革的步伐,只要政策治理看到了效果,终究还能赢回民意支持。
文章摘编如下:
展望新的一年,马英九能否快速走出他的“执政困境”,或许将是我们观察今年整体台湾气势能否兴旺的关键之一。
不讳言说,马所面临的困境,正是当代多数领袖所共同陷入的“领导困局”。一方面,大家都期盼领导人能在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中,拥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断力;另一方面,大家又同样期盼领导人能做个伟大的调和者,既能灵活的协调折冲各方利益,又能够娴熟的与公众进行对话与沟通。然而在实际操作上,这两种特质其实是矛盾的,甚至是很难同时并存的。整理整理岛内最近这半年来的批马言论,正好为这个困局提供了最佳的例证。
说得再直接一点,当代的时代氛围其实并未完全褪去“期盼伟人”、“等待英雄”的心灵,然而面临“在野”政团不断升高零和对立,再加上世俗化商业媒体的放大检视与过度轰击,几乎所有政治人物的魅力都快速折损,甚至面临全面摧毁。
问题是,当代许多实行西式政治体制的国家或地区的多数民众都不这么想,还是坚持期盼他们选出的领导人拥有所有“伟人”所具有的美德,正如同研究美国选举的学者斯克尔(Richard K. Scher)所指出,所有领导人都被期待必须拥有坚强的个性、远大的目光、超凡的魅力、跨越党派的能力,创造舆论风潮的本领,坚持正确道德的勇气,打败邪恶势力的力量,平易近人的风格等。
斯克尔明白地指出,这样的“伟人”不仅过去没有,现在不存在,未来也不会出现,问题是民众却一直期盼并寻找这样的完人。结果就是,民众怀着完人理想期待选出他们的领导人,又在很短的期间内感到失望,最后就是咒骂甚至唾弃他们的领导人。
以美国为例,回顾近二十多年来,除了少数例外(如里根),很少不是在万众期盼下风光上台,最终都在民调声望低落、一路被批得体无完肤、甚至狼狈不堪的下台。他们每个人都曾拥有赢得大位的传奇,也都各自具备某种超凡的魅力,却也都在无休止的批判与挞伐声中,沦落到光环尽褪的境地。不同的是,他们有的再难翻身(如尼克松),有的却迄今还让人怀念(如克林顿),重点是他们曾为美国留下什么样的“遗产”。
所以,面对此起彼落的批马风潮,马除了自省修正外,其实也可以持更多些的平常心,绝不能因为怕挨骂而放缓了施政或改革的步伐,毕竟只要政策治理看到了效果,终究还是能赢回民意支持的。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