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正确党史观学习和贯彻六中全会《决议》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重要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六中全会《决议》),深刻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高度凝练了“十个坚持”的宝贵历史经验,突出了党在新时代取得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对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深刻理解和把握唯物史观的思想精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作出了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的三次历史决议。要理解中国共产党三次历史决议之间的逻辑关联,就必须在坚持正确党史观的基础上,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深刻考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学习和贯彻党的六中全会《决议》。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现代化史观和革命史观。当前,国内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国内来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国际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东西方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道路特征。
国内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向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不断汲取历史智慧、拓展历史事业的要求。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现代化进程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能否在大国竞争中脱颖而出,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所面临的重大课题,这就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建构现代化史观,提炼总结党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经验。另一方面,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我们党仍然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革命”,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就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炼总结党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动社会革命的历史经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以正确党史观总结和提炼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六中全会《决议》是中国共产党人准确理解和把握唯物史观,把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有机结合起来的产物,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六中全会《决议》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总结为五个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这五个方面的重大成就,一方面,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革命的历史、斗争的历史,只有继续开展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征的伟大斗争,才能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另一方面,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这条现代化道路不是西方模式的现代化道路,不是所谓“资本主义现代性”的道路,而是一条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方向,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六中全会《决议》把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总结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十个方面。不难发现,这十个方面的历史经验,一方面不断提示着中国共产党人,只有直面各种矛盾,不断破解矛盾,才能在斗争中带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实现党的自我革新。另一方面,也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处理好独立自主与开放包容之间的关系,在走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同时,着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胸怀天下,开拓创新,把中国式现代化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进程中去。
作为肩负领导社会革命和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两大任务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必须拥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史观的生动体现,同时也是坚持现代化史观的必然要求。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六中全会《决议》是在正确党史观基础上所作出的纲领性文献。这一决议,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把唯物史观的两大具体形态——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有机结合起来,鲜明地提出了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方法论要义:坚持党的领导,在走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继续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等各个层面的伟大革命。
作者: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周绍东
- 专题:十九届六中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