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政坛
最关心怎样当好牛津校长
在历经40年起伏的政治生涯后,彭定康于2004年告别政坛。在享受准退休生活的同时,他最关心的也许就是怎样当好牛津大学的校长。
人物传奇
1992年7月,刚刚在大选中丢掉了英国下议院议席的彭定康无比失落。不过,作为对其在大选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补偿,时任英国首相梅杰把香港总督的位子交给了他。我们的访问亦从此开始。
关于港督生涯:
我没有来香港“搅局”
记者:1992年,在你的筹划下,保守党在大选中意外胜出,你帮助梅杰当上了首相,但你却意外被自由民主党候选人击败,丧失了下议院议席。后来你当上港督,有人说这是梅杰对你的一种补偿?
彭定康:我不认为那是补偿。当时有些人,包括首相,都想让我参加补选,还有些人想让我进上议院,或担任内阁部长。但我并不感兴趣。后来又有两三个机会找上门来,其中一个就是港督一职,我当时立马就答应下来。因为我觉得这一职位很重要,而且我也去过香港,想到要在香港生活我就满怀激动。
记者:你在任香港港督期间,起用华人出任要职,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彭定康:我觉得给1997年后可能负责管理香港政府部门的人在1997年前就提供相关的工作经验极为重要,因为这样才可以确保香港政府内部顺利过渡。当时我手下有很多很优秀的英国官员,但是在大约一年到18个月内,除了司法部长之外,我基本上把他们全部调离,而委任一批年轻的香港公务员替代他们的职位,后来事实证明他们的工作水平一流。
记者:1995年9月你让库务司曾荫权接替麦高乐,成为首位华人财政司司长,你当时为何要重用曾荫权?
彭定康:因为他很杰出,而且他曾经在几个难度很大的岗位上取得过优异成绩。我觉得他是那个职位的最佳人选。
记者:1992年10月,你上任不久便推行政改方案,引起了很大争议,有人说,政改方案是英国政府看到了香港要回归才实施的,否则不会实施。还有人说,当时英国政府派你到香港就是来搅局的?
彭定康:我不认同这些看法。香港当时非常稳定。如果香港人民有能力自己管理好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话,他们当然也就有能力参与政府事务。我认为,我在1992年提出的一些建议与联合声明和基本法是完全一致的。
关于“千古罪人”:
我被取了很多绰号或骂名
在香港的历任港督中,彭定康争议最大。上任伊始,彭定康就迫不及待地推出了所谓“政改方案”,这给香港的平稳过渡及回归后的顺利发展造成极大麻烦,他亦因此被批评为“千古罪人”。
记者:上世纪90年代在你与北京高官出现最为激烈的争论期间,你被许多人形容为“千古罪人”。你听到过这样的评价吗?你如何看待这样的评价?
彭定康:在我的从政生涯里,别人给我取了很多绰号或骂名。我们英语里有句话叫做“石块和砖头会把你骨头砸断,绰号却伤不到你”。我觉得政治就是这样。我发现在我担任外交事务专员以及之后的日子里,中国政府的领导人就从未那样形容过我。
记者:你是香港最后一任总督,也是中国人心目中争议最大的港督,为什么会如此?
彭定康:可能他们也就仅仅知道我这个港督吧。我去中国的次数较多,每次在机场碰见中国人时,他们都非常激动地和我打招呼,要求和我合影。这种情况还不仅仅只发生在中国,在其他外国城市也是时有发生。
记者:你认为这些人都是喜欢你吗?
彭定康:这个问题本不应由我来回答的。但你一般应该不会想和一个怪兽合影吧。
记者:你怎样评价自己在香港工作的5年?
彭定康:称不称职真应该由其他人来评价的。但自从我离开香港后,香港经济一直相当繁荣,政治也很稳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