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地名故事|讲述深港两沙田:繁华依旧 古韵犹存
香港和深圳都有沙田。香港沙田历史悠久,在全港18个行政区之中人口最多;深圳沙田则位于坪山区坑梓办事处东北部,面积5.6平方公里。
香港沙田人文历史悠久
沙田不同于九龙及香港岛的繁杂,区内以一条城门河相隔,两岸有单车径、草坪,宁静休闲。它曾经是一个渔民和农民聚居的小乡村,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成新市镇,现有各类型的房屋建设,其中六成多人口居住在公共房屋,另有48个原居民乡村,亦设有大型商场、文娱中心、学校及康乐设施。
香港沙田昔日图片。香港马鞍山民康促进会 供图
沙田地区本名“沥源”,形容城门河口清澈的河水。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后,官员到新界各处考察,到达的第一个乡村为沙田围,由于和当地村民言语不通,误将沙田围之村名当成地区名称并予以记录,由此便将“沙田”作为整个行政区的名称。政府在发展新市镇时,将区内兴建的第一个公共屋邨命名为“沥源邨”,以保存地区历史,作为纪念。1910年10月1日,沙田站铁路正式开通,发展到现在港铁东铁线和屯马线已贯通沙田区内多处,交通十分方便。
保存最完好的客家围村
市民及游客能在沙田获得亲近大自然及参与文化活动的体验。区内设有香港文化博物馆,展览涵盖粤剧、敦煌文化和武侠小说等众多领域。不远处的沙田大会堂也有很多公共艺术品,并会定期举行文艺演出。
沿着城门河漫步,可以看到该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情况,市民在慢跑、钓鱼、玩音乐、打太极等,河面上有人在摇桨划船,甚是休闲,河上还有一座名叫“沥源桥”的白色拱桥供居民散步。
沙田公园位于城门河边,园内除了瀑布和花园,还有一个举办社区表演的露天剧场,以及有街头音乐家表演的河滨小广场。
市民还可以骑单车沿着城门河欣赏风景,沿路风景秀丽,两岸还可以看到历史悠久的围村、绿树繁茂的山丘,沿河朝吐露港方向行走,可走到渡头湾村,那是欣赏日落美景的理想地点。
香港沙田沥源桥跨越城门河中游之上,西接沙田公园出口,东至沙角邨、乙明邨及大涌桥路等地。记者 洪嘉禧 摄
在对岸车公庙站附近有一级历史建筑的曾大屋,是香港保存最为完好的客家围村之一。
曾大屋是曾氏家族的住宅,原名“曾氏山下围”,由来自长乐的采石商人曾贯万(又名曾三利)于1848年创建,历时20年,至1867年建成。围墙使用花岗石、青砖等材料,四角设有3层楼高的碉堡,用以防御盗贼。村内建筑分为上、中、下三厅,厅与厅之间以天井分隔。
随时代变迁,现在村内大部分单位均租予外姓住客。
位于香港的曾大屋已有约150年的悠久历史,现在仍有人居住。记者 洪嘉禧 摄
深圳沙田古树见证变迁
深圳市沙田社区位于坪山区坑梓办事处东北部,与惠州市惠阳区交界,面积5.6平方公里。如今的沙田社区下辖上廖、下廖、李中、围角、昂俄、田脚6个自然村(居民小组)。经过重新修建,目前社区内保留有数座宗氏祠堂,沙田社区的本土原居民都是客家人。
原沙田村第一任的村主任赖泽田介绍深圳沙田地名由来。记者 乔凯 摄
本报记者来到沙田社区居民委员会,实地走访沙田社区,拜访当地村民,听沙田村史,探寻沙田的地名故事。
今年73岁的赖泽田,是原沙田村第一任村主任。据其介绍,沙田村与金沙村原本同属一个大队,在1988年冬分村时,沙田作为自然村分为沙坜片和田脚片,共两个片区,命名村名时,从沙坜片和田脚片分别选第一个字,就叫做“沙田村”。1989年1月1日,沙田村委正式开始办公至今。有趣的是,1959年冬,沙田曾经短暂归于广州市国营坑梓农场管辖,历时两年多,1962年冬,沙田再重归当时的(深圳)宝安县坪山人民公社管辖?!案辗执宓氖焙?,百分之百都是原住民,都是农民。改革开放以后,沙田社区开始有外来人口迁入?!崩翟筇锝樯?。
深圳沙田片区的“寿田世居”宗祠被列为深圳市坪山区不可移动文物。记者 陈彦洁 摄
记者亦走访沙田片区的宗祠和百年古榕树。
据村史记载及村民口述,位于沙田社区李屋中村的古榕树,系国家古树?;ぜ侗鸲?,距今已有374年历史,见证了沙田的历史变迁。
而名为“寿田世居”的宗祠,位于沙田社区田脚村内,2022年3月,被列为深圳市坪山区的不可移动文物。
位于深圳沙田社区李屋中村的古榕树已有374年历史。记者 陈彦洁 摄
地铁轨道联通深莞惠
2022年10月28日,深圳地铁14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坪山区迈入“地铁时代”,从此加入深圳“1小时地铁通勤圈”,沙田站正是深圳地铁14号线的终点站。
“沙田地铁站开通以后,现在沙田处在利好的变革时期,我很看好以后沙田社区的环境和发展?!崩翟筇锉硎?。
“在周边范围住的人数很多,每天坐地铁上下班通勤的人也很多,沙田站开通以后,便民利民?!痹程锎逦持Р扛笔榧抢钚路⑺?。
原沙田村委党支部副书记李新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记者 乔凯 摄
搭乘深圳14号线,从位于福田区岗厦北站的始发站到位于坪山区沙田站的终点站,全程需55分钟。深圳地铁14号线的开通,除了惠及深圳14号线沿线居民,对惠州以及东莞临深片区的“临深一族”亦是重大利好消息,大大缩短了通勤时间,意味着深圳、东莞和惠州相邻的这一都市圈正通过地铁轨道的“硬联通”迈向协同发展。(香港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