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18日,中美在华盛顿签署《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文件。图为中国副总理王岐山和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在签字仪式上。 中新社发 管黎明 摄
|
当地时间6月18日,中美在华盛顿签署《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文件。图为中国副总理王岐山和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在签字仪式上。 中新社发 管黎明 摄
|
中新网6月20日电 香港《大公报》6月20日发表社评指出,中美的第四次战略经济对话,主要成果是为两国的长远合作巩固基础。这样做恰当而明智:在布什政府任内启动的对话,到此可算告一段落,下任政府会否继续也不能百分百确定。因此把握这次时机,推出长期合作计划便很有必要。中美对话自然胜过不对话,其效果不单影响两国,更可左右全球经济金融大局。
社评摘录如下:
此次对话的两项主要成果,一是签署了“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的协议,二是启动了双边投资;ぬ概小U饬较疃际俏顺ぴ豆叵捣⒄沟牡旎怨ぷ。近期国际油价的急升,自令能源成为对话的重点议题。事前中方代表王岐山副总理,便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指出,中美能源合作可创双赢。这其实是简单不过的道理,文中特别提出了几个合作重点:联手建立能源和环境;ぜ际跏笛樯枋,配套有利的财税、金融及外贸政策,和建立多元化渠道,以推动学术、人员、信息及民间交流。这便可从技术、政策以至流通等各方面,促进两国的有关合作。
能源合作的双赢基础十分广阔。中国可从美方取得先进的能源环保技术及管理经验,令用能及总体经济效益提高;美国企业则可由此广大商机。中国用能效率及环保水平提高,对全球的能源安全及环境状况都将有显著好处,美国自亦获益良多。问题是美国对与华技术合作日趋敏感,怕由此输出军用技术而影响国家“安全”,过去便曾在一些勘探、开采技术领域卡中国,令合作受限。
双方对相互投资有很大期望,亦有很多失望。美国特别希望在金融及其它服务业领域打开中国市场,并常抱怨中国过于保守开放太慢。中国方面亦有怨言,特别是之前中海油收购美国石油公司,因受政治干预告吹,更留下了对美国投资环境的极坏印象。最近美国对主权财富基金又多有微言,并设法提高规限,对中国刚起步的国家外投基金自甚不利。今后两国有关投资的谈判任重道远,除了要理顺诸多技术问题外,还要克服政治化倾向。在美国朝野经常地、惯性地妖魔化中国的情况下,要做到非政治化殊不容易。
从中国方面看,对开放投资要十分谨慎,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在金融开放上尤要小心:在这流动性及变化极高的领域,稍一差池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致严重后果。中国在九七亚洲金融风暴和目前的次按危机中,均受损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是金融未全面开放。反观越南,根基远差于中国,但外汇开放却超前中国。这种失衡正是引发近期;闹饕蛑,实足引以为监。中国还须更积极促进开放的对等性:不能老是中国开放市场,但美国却限制中国银行进入。
无论如何,对话可为两国经贸交流在增合作减磨擦上,起到正面作用。另一方面,汇率、贸易不平衡等即时问题,将成为两国关系的永恒矛盾热点,对此对话未能从根本解决,在近期因美国大选更会有激化倾向,故中国必须有所准备。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