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可以发现,如今市场上叫好又叫座的理财产品都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的,而真正承诺保本的产品既少见也不受欢迎。这究竟怎么回事呢?
产品销路分化严重
有数据显示,近几个月的银行新品发行名列中,发行主流为两类非保本产品:信贷与票据资产类和货币和债券市场类。由于银监会的硬性规定要求商业银行在承诺保本保收益的同时需要公布测算标准和公式,所以这类市场中的风险较低的这两类产品大多不会给出保本承诺。但是由于银行出让的信贷资产和承兑汇票都是安全性较高的资产,实际上它们成为了隐性的保本保息的产品,受到广大投资者欢迎也就不甚奇怪了。而加之央行连续的降息动作已经让很多人对降息通道产生预期,即使只是1个月、3个月的短期产品也比存在银行划算。
而相对的一个极端现象就是最近一个月以来结构性产品发行过于低迷,据记者统计,9月26日至10月31日以来,市场上新发的结构性产品只有18款,且发行机构均为外资行。原先,外资行对风险较高的产品偏好很高,发行的结构性产品多属于长期的挂钩指数或基金的产品。“而如今,国际环境恶化,保本保息条款设计成为多数外资行发行结构性产品的惯例。”一位花旗银行上海分行高级理财经理告诉记者。
闻所未闻的指数
虽然结构性产品发行步伐几乎停滞,但是从27日起,东亚银行发行了一款名为“全天候牛熊全方位保本投资”的产品,该产品挂钩“法国巴黎银行全天候指数”,允许投资者在封闭期结束之后每月赎回。但是其保本的前提为持有3年到期。“这个指数具有彭博代码,其实是法国巴黎银行设置的一篮子资产,主要投资于股票、基金、商品指数、债券和货币等。至于它的表现投资者可以每天关注彭博,只不过它是收费的!倍且猩虾7中懈鋈死聿撇康募拘〗惚硎尽V劣谡飧鲋甘,记者通过网页搜索、书籍翻阅都未能获得其他相关信息,甚至被问及的某外资行理财经理也表示不曾听说。
对于外资行的结构性产品,国内投资者已经有避讳的倾向了。而投资者往往都是在出现问题后才会得到教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配置的理念仍然值得坚持。如果投资者有长期资产配置的需要,且手头的资金较为宽裕,则可以考虑精选一些结构性产品。但是前提是“知己知彼”,即了解自身的风险偏好和产品的具体投资方向。举例来说,如果投资者对于诸如法国巴黎银行全天候指数等在内的指数或者基金有所把握,还是可以考虑配置的,或许3年之后会有不小的惊喜。(记者 涂艳)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