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韶山十二月二十五日电 题:红色旅游让韶山感受小康幸福
中新社记者 刘双双
随着一代伟人毛泽东诞辰一百一十四周年纪念日的来临,已入寒冬的韶山村又热闹起来,使伟人故里的红色旅游开展得如火如荼。作为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圣地,每年来此参观的游客已经突破三百万人次。仅今年一年,旅游就可为当地进账逾五亿元人民币。
毛泽东出生地韶山冲的四百五十多户村民如今大多从事着与旅游相关的产业,二00六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七千四百八十元。手机、空调、电脑和小汽车,水泥路、沼气和洋房,韶山人早已经提前感受到了小康社会的幸福。
依靠发展红色旅游、搞个体经济,韶山村民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致富路。这对那些经历过解放战争和“文革”的老一辈韶山村民而言,多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暗背跷颐腔垢吆肮钭时局饕宓奈舶汀!
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改革开放的号角响起,韶山人面对的是人均收入不到三百元、“人多田少、产量不高,常吃返销”的现实困境!吧缁嶂饕宓缆肺颐且,但我们更要领会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那就是解放思想!钡笔备杖未逦嶂魅蔚拿晔蔽税ぜ野せФ钡吃贝纷錾。在这片浸染得最红的中国土地上,私营经济成了他们穷则思变的对策。
从最初村民的胆怯、萎缩经营,到现在的产业化、连锁化发展,韶山村民就这样把特有的政治资源变成了经济资源。
个体经济火了,村民的腰包鼓了,但还是没让毛雨时感到满足!吧厣酱逡⒄,得让集体经济、个体经济‘两条腿’走路!
八十年代时,韶山村的集体企业仅有一个片石场、一个亏本的养猪场和一台破旧的拖拉机,年产值不到六万元,盈利不到六千元。但旅游业的兴起让韶山人有了思路,村干部想方设法筹资二十万元建起了“迎宾饭店”,没想到当年就为集体经济创收上百万。
有了成功的经验,停车场、毛泽东纪念园等一个个集体经济逐渐发展壮大。现在,村里有纪念品生产厂、停车场、建筑公司等六家企业,二00六年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二百三十一万元!
现在,韶山村民分享着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六十岁以上的村民,每人每年享有三百元至五百元不等的养老金,十六岁以下的村民每人每年由村里代交一百元保险金。烈军属、五;А⒗鸦Ф嫉玫搅苏展。同时,韶山村还对有子女考入大学的村民,分别给予二千元至一万元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