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屡屡被研究者提及的例子是:2003年起,伦敦中心区收取交通拥堵费。数据显示,实行收费一年后,收费区的交通流量下降了15%,收费区内的交通拥挤水平下降到了30%,地面公交运营车速也得到提高。
张灵鸽介绍说,很多经济手段也被一些城市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比如,在和市区连接的部位建立免费停车场,鼓励市民乘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市区;在市中心公共停车场实施高额收费政策;分时段收费,对某些停车泊位或商务中心等繁华地段,在拥挤时段提高收费,平峰时期降低收费以调控停车数量。
相比之下,单双号限行之类的行政政策具有强制性,在特殊事件下,见效快,效果明显,但行政政策限制了人们的出行自由,容易导致公众的反感,长期执行起来难度大,成本高。例如,奥运会期间单双号限行的执行,还需要派出大量的警力执勤,加大了管理的社会成本。
公共交通便捷是关键
反对把临时措施常态化的史其信认为,实现常规化必须要进一步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包括路网、运力、准时、换乘方便都要进一步完善。
一位长期研究交通问题的学者认为,在东京、纽约、巴黎地铁已经可以承担75%的运输量,北京的公共交通只能承担不到40%的运输量,无法满足公众的需求。如果大家都去挤地铁,地铁肯定会瘫痪。
其实,奥运期间,公共交通所承受的压力已经逐渐显现。有数据称,仅8月17日一天,公交IC卡就售出了1.5万张,日刷卡1200万笔。公交车热门线路在高峰期,比以前更显拥挤。而最大的压力在于地铁,测试第一天,地铁加开37列,运送乘客比前一个周五增加95万人次。尽管发车间隔缩短,但应付起来仍显勉强。
史其信说,为配合奥运限行政策的实施,北京公共交通部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地铁、公交、出租车已经超负荷运转。地铁发车间隔由原来的4~6分钟,缩短到现在的2~3分钟;对于目前北京地铁的硬件来说,2分钟的间隔已是极限。
《绿色出行北京2008报告》称,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自2007年开始把公共交通定位为公益性质,并出台规划要大力发展。按照北京市的交通发展纲要,到2010年,北京中心城区公共客运系统承担40%以上的出行量,早晚高峰要达到60%。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历来是绿色出行的倡导者,他早期步行上班的新闻还成了媒体追踪的焦点。他说,他也曾经听到过老百姓对限行的抱怨。限行一方面是促进污染物减排,一方面是促使大家思考什么是更合理的出行方式。政府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并教育市民选择绿色出行的方式。 (刘世昕)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骞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缃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