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先驱卓绝努力奋起抗争 成就唐人街今日繁荣
事实到底如何、有关部门到底有没有发出过书面警告?无论调查结果如何,唐人街的未来发展已经通过此次事件成为一个十分紧要的话题:唐人街将走向何方?华埠怎么发展?华人又将如何生存?这些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多伦多最早的华人是1880年——1885年期间来自中国广东五邑地区的铁路华工,多伦多最早的唐人街也不在现在的位置,而是在登打士街与伊莉沙白街一带,随着华人人口的增加和华人商号的发展,一部份有远见的华商逐渐向外扩展,最终形成目前中区唐人街的格局。
唐人街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1886年加拿大开始实行的“人头税”,使各地唐人街相继衰落。经过华人不懈的努力,最终使加拿大在1947年停止实施“排华法案”,华人亲属同家人团聚成为可能,唐人街发展有了前提条件。
1977年当地政府通过了将唐人街列为旅游区的提案,并准许华人店铺节假日营业。多伦多市中心最早的唐人街已成为该市的商业区和游览区,每日吸引着大量的市民和游客到此观光购物。
纵观历史,唐人街的发展不仅得益于众多华人先驱的卓绝努力和奋起抗争,也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宏观政策及规划发展。
而如今,中区唐人街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地域狭小、停车不便、卸货受阻的问题,这限制了商户的发展,也是此次“扫荡”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当务之急:探寻生存发展之道
有关人士建议,“唐人街紧急大会”最应该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的,应该是探寻唐人街如何发展的问题,应将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政府的未来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起来,讨论具体事宜,争取优惠条件。有关人士指出,如果是“紧急”的话,唐人街的发展问题才最紧急,如果“迫切”的话,唐人街商户的走向才最迫切。
事实上,许多有经济实力的华人已经走出唐人街,一路向北发展,居住区域也越来越远离多伦多市中心,在士嘉堡、万锦市、密西沙加、列文治山等华人居住较集中的地区,相继开设了不少以华裔经营为主的商业网点,这些集现代化大型购物、娱乐、餐饮为一体的商厦和中心,被称为“中国城”,并让人们感受到了华裔商业在新时代的步伐。
分析多伦多市府对于中区唐人街的定位,这是十分清晰的,那就是“旅游区”,这应该是华人商户和华人居民的骄傲。
再谈华人融入社会 加强沟通突破文化局限
旅加华裔与主流社会产生法律冲突,并不在少数,此次华商超市与政府环境部门纠纷事件就是一例。有关人士指出,在多伦多这样一个倡导多元文化的移民城市,如果不解决好文化冲突的问题,由此引发的法律纠纷事件必会源源不断。要消除法律纠纷,也要重视隐藏在法律纠纷背后的文化因素。因为,正是由于文化冲突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才使事态演变成为法律纠纷。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法就是各方突破内心的障碍,跨越文化的局限。
加拿大具有国际声望的文化冲突研究者、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法学教授Michelle LeBaron 女士曾经提及:解决文化冲突的过程中,“白金定律”往往比“黄金定律”更有效。
“黄金定律”是说,我对待别人应该以我需要被对待的那种方式。这也接近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白金定律”是说,对待别人应该以别人需要被对待的那种方式。这就不仅仅是“入乡随俗”和“以礼待客”了,而是既突破了内心的障碍,也跨越了文化的局限,既体现了对自己文化的反思,也表现出对别种文化的宽容。
此次事件,多伦多市政府和唐人街都应该反思,也都应该宽容。多伦多作为一个著名的移民城市,多元文化是当地最大的特色。“保卫唐人街”,就是保护多元文化;尊重法律法规,就是保护城市和居民;着眼大局、加强沟通、科学建议、合理诉求,才真正有利于唐人街以及多伦多的发展。(记者 柳雯)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