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11日电 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卢格最近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发表演讲,敦促美国政府在能源问题上扩大国际合作,以提高国际社会应对石油供应;哪芰。
卢格说,他准备在国会推出一项名为《能源外交和安全法案》的法案,重点是寻求美国与中国和印度签订一项能源合作正式协定,通过让中国和印度加入一个国际能源供应系统,来确保全球石油供应稳定,降低相互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刊载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宿景祥的文章称,卢格的观点代表了美国国内一部分政治家的观点。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石油消耗国。据国际能源机构估计,目前美国的石油消耗量约占全球石油产量的1/4。长期以来,美国深深地卷入中东政治之中,并极力向拉美和非洲扩张,拓展其政治经济利益。这些政策很多都贴着“保障石油供应”的标签。但今天看来,无论是在中东,还是在拉美,美国的一些政策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将石油资源国有化、维护国家经济主权,正成为一些产油国的政策潮流,以至成为美国干涉与扩张的阻力。
文章说,美国一些政治家逐步认识到,以往的能源外交政策犯了方向性错误。这种政策沿袭了历史上屡见不鲜的老路,即在全球抢夺资源,因而不可避免地引发冲突,“帮助”恐怖主义蔓延。与此同时,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也削弱了美国的竞争力,损害美国的经济安全。鉴于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大国经济迅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迅速增加,美国应改变方向,同其他石油消费大国加强合作。建立这种新的战略合作关系,可以增强能源消费大国与能源生产国谈判的能力,从而有利于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
文章指出,中国和美国是目前世界经济中最活跃的两大力量,印度和俄罗斯等国也具有很大经济发展潜力。中国21世纪面临的最大课题,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高度发达的和谐社会,因而必须实现经济发展与环保的协调。只有真正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实现持久的经济繁荣。因而,在能源方面与美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大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同样至关重要。
卢格敦促美国政府进一步加强同中国和印度开展能源合作,无疑是值得欢迎的。事实上,美国已开始对能源战略进行调整:去年8月,通过了以提高能源自给率为主旨的能源法;不久前又出台了恢复对使用过的核燃料实施再处理的措施。这是时隔30年后美国再度调整能源政策。
文章表示,在与中国的能源合作方面,美国需要重估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减少对中国的不必要疑虑,加大与中国的合作力度。无论在石油开采、价格平抑、节能技术方面,还是在核电、生物能源开发方面,中美两国都有很大的合作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