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首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日前出炉。调查数据令人有喜有忧:2004年福建省公众科学素养水平仅为2.29%,也就是说1万人中只有229人具备科学素养,仅比2003年全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1.98%高0.31个百分点,远低于上海、北京、辽宁和湖北等省市;而与此同时,尊重知识的社会氛
围也正在逐步形成,在声望最高的职业中,教师、科学家、医生位列前三位。
调查结果显示,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图书是福建省公众获得科技信息的三大渠道,分别占92.1%、65.2%和23.3%。调查发现,福建城乡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差异突出,城市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为4.2%,农村为1.6%,表明与城市相比,农村科普工作严重滞后。同时,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男性科学素养比女性高,比例分别为2.9%和1.5%。18岁—19岁年龄段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最高,为4.1%;40岁—49岁比例最低,仅为0.8%。
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公众利用科普设施的情况不太理想。公众极少接触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科技场馆,在过去一年中没有去过的占82.2%。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一年来没有去过各种科普公共场所,其最主要原因是“本地没有”,其次是“没有时间”、“不感兴趣”,而缺乏展品、展品陈旧或门票太贵等也是其原因。同时,公众对科普活动的参与比例较低,在过去一年中,有83.5%的被调查者没参加过科技周(节、日);有七成以上的被调查者没参加过科技咨询、科技展览、科普讲座或科技培训等活动。
不过,这次调查也透露出令人欣慰的一点,就是科教工作者在公众心目中拥有很高的地位。被调查者认为教师是声望最高的职业的比例为43.8%,居首位;推崇科学家的比例为42.1%,排第二;第三是医生,比例为29.9%。而在公众最希望孩子从事的职业中,科学家是首选,达30.2%,其次是教师,为27.5%,第三是医生,为25.9%,均高于想当企业家和政府官员的比例。
针对调查结果,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叶顺煌认为,地处沿海发达地区的福建省公众科学素养水平普遍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当地科普投入不足、科普途径不畅、阵地稀少、设施缺乏等。公众科学素质不到位,已成为阻碍福建经济、社会、科技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他说,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令人感叹、令人警醒、令人反思,应该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科普知识的需求。
(据《光明日报》报道;作者:高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