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一边是贫困生在火里苦苦挣扎,各种救助杯水车薪;而一边则是莫名其妙的大把花费,像水一样流淌
随着新一届的新生入学,贫困大学生的援助问题又凸显出来。这一次,教育部很动感情。先是“不讲情面”地批评了几个省在助学贷款方面的无所作为,而后又很动情地强调了帮助贫困大学生的重要性。虽然成效尚无从知晓,毕竟标志着该管这事的行政主管当局,开始管他们该管的事了。
我们知道,我们的国家还很穷,这么大的国家,上千万的大学生和上亿的中小学生,单靠教育部门,把一切都包下来根本不可能。但是,同是教育主管部门,似乎不应该在没钱帮助贫困生完成起码教育的同时,一只手却大把地将钱撒出去,做画蛇添足的无益之事。这样说,决不是无的放矢。
这几年,高校里开展了一项“精品课”和“精品教材”的评选工作。每个被评上的项目,当事人都会得到几十万元的资助。姑且不论这种评选跟学界众多的评选一样,有多么地不公平,有多少的暗箱操作,就算是评出来的东西都是绝对的真正的精品,其实也没有什么必要奖励如此多的钱。
大学里的课,当然有上得好与不好之分。尤其是在我们现在的中国,大学里没有淘汰机制,有水平没水平都在讲台上混,又不准学生选择,没人往下轰。但上课上得好,原本是教师的本分,本来就应该上得好。教材的撰写,本来也是教师分内的事情,当然也应该写得好?紊系煤,教师有自己的工资、奖金和补助。这些钱,半出自纳税人的血汗,半出自学生家长的腰包,教得好,只证明他配拿这些钱,纳税人和家长们的付出有所值。
至于教材就更是这样了,不仅有相应的工资报酬,而且还有版税可拿,卖得好的教材,每年的版税就上万甚至几万,有什么道理再挂上“精品”的头衔,再花上纳税人几十万元呢? 要知道,在同一片蓝天下,还有那么多大学生交不起学费,每顿饭只吃两个干馒头,甚至有的家长被学费逼得寻了短见。
在外面市场的刺激下,高校里有的教师外战内行内战外行 其实是没有精力顾学生,上不好课,自在情理之中。管理部门没有勇气对不好的加以惩罚,对于上课上得好的教师,给一点鼓励,当然也无不可,可是,奖励度达到几十万,有这个必要吗?况且,什么叫做“精品课”?什么叫做“精品教材”?标准是什么?在实际的评选中很难把握,不可避免地又变成了权力者的一次分赃。
我本是个对数字和金钱比较迷糊的人,即使是我这样的人,也可以看出高校里头类似的糜费还有很多。有些大学每年都要修路,翻修房屋,路扒了修,修了再扒,好好的楼房,说推就推了,硬是要盖新的。一问才知道,这些钱都是专款专用,今年不花掉,明年就没了,而且可能以后就不拨了,所以,尽管路不需要修,房不需要盖,也非折腾一遍不可。
与10年前比,现在的高校,尤其那些处于金字塔顶尖的学校,好像真是有钱了。所谓“重中之重”有额外的拨款不说,“211”完了还有“985”;入选的高校,一个个都有巨大的课题项目,什么“全球化”,什么“大战略”一个接一个,实际于国于民不仅无用,而且误事。大家都心明眼亮,一起编故事骗钱,很多人文社会科学的课题都上百、上千万,当然,还有几个上亿,甚至几亿的巨无霸。
比如,我真不知道,在儒家经典绝大多数已经出版的情况下,凭什么还要去弄一个“儒藏”?而且要花掉上亿的资金?是比照“道藏”,还是比照“大藏经”呢?在编“道藏”和“大藏经”的年月,儒家还是正统,居然都没有人编什么“儒藏”,现在编这个是干嘛呢?还有那个大清史项目。连参与编写大清史的人都承认,他们这些人水平并不比《清史稿》的编撰者高,那么有什么必要耗费几个亿重修清史?
王朔先生有部小说叫《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讲的好像是些痴情男女的事。我们现在高等教育似乎也处在这个状态,一边是贫困生在火里苦苦挣扎,各种救助杯水车薪;而一边则是莫名其妙的大把花费,像水一样流淌。当然,也许即使将这些所谓的“精品”和项目都砍了,可能还是不足以救助所有的贫困生,但是至少,我们不要让他们因为我们的糜费而失望,甚至绝望。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张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