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口九月十四日电 题:中国公共需求发生五大深刻变化
——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
记者 顾时宏
“中国经过二十六年多的改革开放,目前公共需求已发生五大深刻变化!敝泄(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近日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作此论断。
迟福林分析,从国际经验和中国的实际来看,人均GDP从一千美元向三千美元的过渡时期,既是从一般温饱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利益关系及其公共需求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他认为目前中国公共需求首先表现为,广大社会成员对缩小收入差距,实行社会再分配的基本公共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强烈、更为迫切。
其次,中国的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已成为当前多数社会成员重要的公共需求。教育、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远远超出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并已成为多数家庭的沉重负担。
再次,就业和社会保障已成为中国全社会重要的公共需求。有专家估计,中国实际的失业人口已超过世界百分之十二的警戒线。就业的压力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其四,迟福林认为公共安全越来越开始成为中国全社会成员普遍的公共需求。统计表明,去年,中国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八十多万起,死亡十三万多人。全国每年因事故造成七十多万人伤残,给近百万个家庭带来不幸。近几年,中国的矿难频繁发生。
同时,食品安全已成为人们普遍担心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是各种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广大百姓对劣质肉、毒米、毒面、变质牛奶和奶粉等问题深恶痛绝。
迟福林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改革的深化,中国已进入全面调整利益关系的关键时期,特别是由于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使利益关系问题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复杂性,能否妥善、全面、合理地解决利益关系,既取决于政府实行社会再分配的力度,也取决于能否尽快建立利益表达和利益诉求的有效机制。这也是第五个公共需求。
他说,中国已进入了利益博弈时代。从这次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情况看,强势集团、弱势集团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并且,强势集团的利益表达十分强烈,而中低收入群体的利益表达就很弱。由于缺乏各种利益群体有组织、有理性地表达自己利益的机制,导致了大量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在迟福林看来,中国公共需求的深刻变化,基本反映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适应了公共需求深刻变化的现实。适应公共需求深刻变化和全面增长的客观要求,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满足广大百姓对公共产品的基本需求已成为各级政府的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