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武汉八月三十日电 题:毁于国难的中山舰加紧“复出”
中新社记者 徐金波
武汉近郊的湖北造船厂临江一角,一群专家、学者冒着酷暑,加紧对一代名舰——“中山舰”进行精心修复,以期让这艘饱经风霜和磨难的战舰,在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之际,“原汁原味”、“修旧如旧”地展现在国人面前。
中山舰原名永丰舰,是一艘钢木结构炮舰,舰长六十五点八三七米,宽八点八米,其排水量不足千吨。但它却在中国近代史的风口浪尖跌宕起伏了二十六年,被喻为“浓缩了中国现代史”。
这艘赫赫有名的战舰,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命运坎坷。一九一0年,即中国满清王朝覆灭的前一年,海军提督萨镇冰上将考察日本海军,出资六十八万两白银,向三菱造船厂订购了这艘名为“永丰”、排水量七百八十吨的炮舰。一九一三年初,永丰舰从日本驶抵上海,交付给民国政府。
此后,中国历史上“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孙中山广州蒙难”、“中山舰事件”、“武汉保卫战”等很多重大事件,都与这艘战舰密切相联。特别是一九二二年六月,军阀陈炯明在广州发动武装叛乱,图谋加害孙中山先生。在巧妙的掩护下,孙先生深夜突破叛军重围,隔日登上永丰舰指挥平定叛乱,历时五十五天,该舰成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流动总部。三年后,广州革命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广州蒙难脱险,将永丰舰改为中山舰。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历经军阀混战又走出了内战迷雾的中山舰,随即投入民族抗战之中。随着战线西迁,战绩显赫的中山舰成为日军的重点目标。一九三八年十月,中山舰在保卫武汉的战斗中,用血与火铸造它最后一刻的辉煌,与敌机鏖战七十五分钟后,喋血武汉上游二十六公里处的金口。
据负责该舰修复的工作人员介绍,眼看武汉即将沦陷,海军部电令中山舰十月二十四日停泊金口。当天上午九时,一架日机到中山舰上空盘旋,又悄然离去。下午三时许,数架日机直奔中山舰,舰上官兵运用机枪、火炮进行还击,战舰电讯官张嵩龄向海军部发出最后一份电报:中山舰与敌遭遇。
由于中山舰此前受伤未来得及修复,再加上动力系统受损,与日机进行七十多分钟的鏖战后,中山舰开始在江上打转,幸存的舰员仍在奋力以炮火还击。很快,中山舰严重倾斜,伴随着剧烈轰鸣、冲天的水柱,一代名舰开始迅速沉没。舰员回忆:“在沉没一刹那间,突然舰首昂起……”
是役,中山舰上二十五名官兵阵亡,多人失踪。二十三名幸存的舰员被附近群众营救上岸,在掩埋、哀悼战友英灵后,他们含愤告别金口,继续奔赴抗日战场……
为缅怀孙中山与抗日英烈,一九九七年一月,湖北省从武汉江夏金口把中山舰打捞出水,舰上清理出来自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各类文物三千四百多件,赴境内外展出,并引起轰动。
现今,中国若新打造一条中山舰级别的炮艇易如反掌,但要修复这艘建于二十世纪初的“文物”式的战舰却遇到了许多困难。各方专家在缺少档案的情况下,经反复论证研究、广泛收集散失资料、寻找中山舰幸存者,正努力把该舰恢复到一九二五年命名时的原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