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7日电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合作实施了一项题为“大学排行榜多好还是少好”的网络调查(10972人参与)。结果显示,54.8%的人认为,大学排行榜的存在是必要的。
在中国,大学排行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年前
1987年9月13日,《科技日报》刊登了国内第一份大学排行榜。榜单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制作,公布了我国87所重点大学的排序。
这是一份以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刊发的论文数量作为统计指标的榜单。9年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综合排行榜出炉——这个排行榜依据高校办学基本条件、学科建设及成果、学生质量等指标对大学进行综合实力考察。它刊登在《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杂志1996年第1期上。
从1987年至今,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网大(中国)有限公司、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国家科委等机构都参与过对大学的排名。然而到现在为止,究竟有多少家机构做过多少个大学排行榜,似乎没有人能说得清。
去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在《文汇报》发表文章称,据统计,目前我国有17个单位或组织,都曾依据各自的指标体系对国内大学进行过排名,先后已经发布了30多个不同的大学排名。
而最新一期的《瞭望东方周刊》则指出,据资料显示,1987年以来,全国已有近20家机构,以不同的指标体系对大学进行评价与排名,产生的大学排行榜约有 100个。
如今,比较火爆的两份大学排行榜分别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和网大(中国)两家民间组织主持。每年,这两家机构除了发布一张综合性大榜之外,还会发布一系列子榜,比如“学术资源排行榜”、“15所中国一流大学名单”等等。
“它可以为社会、家长、考生提供认识导向和评判标准!敝醒虢逃蒲а芯克慕淌谒。1987年,他参与制作了国内第一份大学排行榜。
逐年递增的高考考生人数为“大学排行榜”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今年,全国参加高考的总人数达950万,比去年增加83万。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需要对大学有细致的了解,以准确填报志愿。
名次≠实力 ——排名靠后的学校录取分有的更高
大学排行榜的出现顺应了考生需求,但只有19.7%的人认为它能给高三考生和家长提供报考依据,50.0%的人认为排行榜的最大价值在于使公众对大学有客观的认识和比较。
“那(排行榜)只是个参考,最后的决定还要综合老师、同学提供的信息等等各方面的因素。”今年辽宁的高考考生张冰说。
“按照国内排行榜指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这所培养了3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世界一流大学,学生只有2000人左右,可能在中国进不了前三名。”上海交通大学的熊丙奇教授举了个例子。
他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目前还很不完善,而现在一些大学排行榜强调的是大学规模——比如学生容量、校舍面积、仪器设备等,但是这些本质上属于大学办学的成本,是办学的投入——而非大学办学的实力。这样的榜单并不能如实反映大学的水平。
评价本身就是很主观的东西
今年高考前夕,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部反对对各大学进行综合性排名,因为“对大学进行综合性排名需要公正性和权威性,而在现有条件下要做到公正、权威非常难!
要保证大学排行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有合适的排行榜发布单位显得非常重要。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43.6%的人选择应该由“政府主管部门”来发布榜单,此外,还有37.7%的人选择了“民间学术机构”。
在一部分人眼中,政府主管部门排出的大学排行榜,数据来源应该真实可靠,其评价更权威。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黄因慧曾递交过一个关于规范中国大学评价和排名的提案,他在接受《暸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时说:“高校评比应该由教育部组织进行,不是随便什么人或民间组织都可以做的。这种缺乏科学性与权威性的排名会产生严重的负面社会影响。不科学的排名会造成不少考生考入那些排名虽靠前但水平一般的大学而悔恨终身!
蒋国华教授却认为对于民办机构参与大学排名,政府“应该放权”。
熊丙奇教授也觉得,大学排行榜不是政府去做就会更好!叭绻源笱Ы信琶,这些排名的行政评价指标可能会影响大学发展。有的大学可能会为了名次上升,依照评价指标去发展。”他建议,政府应该做的是规范、开放有关高等教育的公共信息,明确有关标准。
事实上,从大学排行榜诞生至今,仅有一份榜单以中国政府部委名义发布,这份榜单由国家科委于1992年发布。榜单排出了中国大学四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除此之外,其他的大学排行榜都以民间学术机构的名义发布。
一旦民间机构参与制作榜单,多个排行榜结果的出现便不可避免。
据曾经参与过2004年《中国高校竞争力评价报告》的调研、撰写工作的小谢介绍,各种民间机构的排行榜参照的核心指标,其实差别并不大。指标体系内一般都含有办学资源、师资水平、学术声誉等。但不同机构赋予这些指标的权重会不一样,加上统计口径和数据采集路径不统一,往往结果也就有所不同。
对于本次调查中65.8%的人认为“只有一个权威的大学排行榜比较好”的结果,蒋国华和熊丙奇均认为,公众对一个权威排行榜的渴望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个“惟一”需要依靠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才能最终选择出来。 (高欣艺、仇广宇、任伟娇)